【黄岛文法讲坛】张法连教授畅谈新时代背景下法律翻译教学与人才培养

发布时间:2018-12-04 作者:任月 王宇鹏 贾铠宇 审核: 发布:刘淑艳 浏览次数:406

20181130日,黄岛文法讲坛第四讲在文理楼142顺利举行,中国政法大学张法连教授做了题为“新时代背景下法律翻译教学与人才培养”的学术报告。学院副院长王新博教授主持讲座并做了点评。



讲座中,张法连教授围绕“涉外法律人才”这一话题,从涉外法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法律英语是涉外法律工作的关键、什么是法律英语翻译、法律翻译师资是关键、法律翻译人才培养目标及“没文化”的误译七大方面展开论述。首先,张教授明确指出了涉外法律人才的定义及性质:涉外法律人才是“精英明法”的高端复合型人才。同时他又提出,涉外法律人才培养是分阶段、分层的,法律英语人才是涉外法律人才的必经阶段。。其次,张教授从国家战略发展和政策方向亟需大力发展涉外法律服务业、国内涉外法律人才供给严重不足的局面两个方面强调了培养涉外法律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他指出,涉外法律人才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以及其他对外开放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例如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和国际贸易纠纷中,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善于处理涉外法律事务、能够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高素质涉外法律人才队伍才能更好地维护我国权益。


张法连教授强调,法律英语是涉外法律工作的关键,而法律翻译则是涉外法律服务的重要内容。准确的法律翻译在引进先进的法律观念,推动司法制度改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方面的作用功不可没。除此之外,张教授表示,法律翻译工作并非像大家认识中的那么简单,它涉及到对不同法律文化的理解、对不同法律体系的整体转换等系列问题,张教授语重心长地劝勉与会师生:“法律翻译是做出来的而不是教出来的,大家应该主动地学习相关知识。国家目前涉外法律工作人才奇缺,大家应该抓住机会,为国家发展助力。”另外,张教授就学校教学层面给出了几点建议:法律翻译教学,师资是关键,教师应充分认识到翻译就是再创作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的内涵式引导,应当意识到跨学科、多学科背景的法律翻译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在讲座的结尾部分,张法连教授提出,成功的法律翻译,应当遵循准确严谨、清晰简明、前后一致、语体规范四项基本原则的要求。

张法连教授简介:

张法连,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法律英语教学与测试研究会会长、中国ESP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中国ESP研究》学术期刊编委会委员、法律英语证书(LEC)全国统考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我院兼职教授。近年在《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国翻译》等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50多篇;出版《中西法律语言与文化对比研究》、《英美法律术语辞典》等专(译)著、辞书、教材40余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北京市社科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主要研究领域为法律语言、语言经济学、美国法治文化、外交学和美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