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讲座】南京大学董晓教授主讲《从契诃夫到贝克特:契诃夫戏剧对20世纪戏剧的影响》讲座

发布时间:2018-07-14 作者:姜训禄 刘恒源 审核: 发布:王元飞 浏览次数:609

7月7日晚,南京大学文学院副院长董晓教授在南教109为文学院俄语系师生做了题为“从契诃夫到贝克特:契诃夫戏剧对20世纪戏剧的影响”的讲座。文学院副院长孙大满教授、俄语系主任周瑞平、俄语专业教师孙淼出席了本次讲座。

董晓教授首先介绍了世界三大著名短篇小说家,进而揭开契诃夫从世界著名短篇小说家之一到世界著名戏剧家不为大众熟知的一面。董晓教授讲到,在契诃夫之前,大众普遍接受的是以亨利克·易卜生为代表的动戏剧,即有着强烈、明显的戏剧冲突的作品,因为有较强代入感而广泛被人们接受喜爱,但素来独辟蹊径的契诃夫不愿如此,开创了静戏剧,即不追求离奇曲折的情节,描写平凡日常的生活,却从中揭示深刻主题,同时,在简练的话语后面,是丰富的潜台词和浓郁的抒情味

董晓教授指出,在戏剧方面,契诃夫又以喜剧见长,而与正常喜剧不同的是,除去正常的喜剧家的幽默,其作品还内含汹涌的忧郁,在完全绝望中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冷静地戏谑嘲讽残酷现实。他的四部喜剧《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姊妹》和《樱桃园》皆如此。这种在常人看来近乎绝情的冷静态度的创作观念,影响了一批20世纪作家,也影响一个重要的写作流派——荒诞派的产生和发展。

除此以外,董晓教授还与学生分享自己对于悲喜剧的理解,悲喜剧并不是有人所说的用喜剧手法表达悲剧内容,戏剧本无绝对悲喜之分,两者皆可转化,悲喜剧应该是喜剧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喜剧的更高形式、进一步的深化。最后董晓教授说道,契诃夫的这种超脱的冷静态度,是一种诗意的对待在事物发展中的得与失。沧海桑田,万物变迁,在进步的同时,我们也会相应地失去一些东西。这些我们无法避免,重要的以一个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而契诃夫就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答案。

董晓教授任教于南京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文学院副院长,从事俄罗斯文学、中俄文学关系的研究及翻译工作,兼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苏省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