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韩世鹏
专业:法学
在校荣誉: 研究生期间累计发表论文9 篇,其中 CSSCI(集刊)2 篇,c扩一篇,北大中文核心2篇。主持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研究生创新工程资助项目:算法默示共谋的反垄断法规制研究,主研山东省人民检察院项目:“生态环境公益诉讼研究”,共参与论坛十次,论文累计获奖十次。
现已获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教师资格证书、证券从业资格证书、初级会计证书、英语六级证书等。曾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一等学业奖学金,中石油奖学金,入围校研究生学术十杰。获评优秀研究生、优秀党员、省级优秀毕业生的称号。担任知名法律教育新媒体“青苗法鸣”编辑,参与的“青苗法鸣法律教育新媒体”创业项目荣获第七届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国家三等奖,北京赛区一等奖。
心有山海,奔赴未来
奔跑起来,才会有风。一段黄金似的青春年华,怎能少得了努力的汗水和苦读的身影?韩世鹏正是践行这一理念,始终严于律己,在学术的道路上从不停歇。他以自己的能力,向着那个更优秀的自己不断靠齐。
醉心学术,步履不停
研究生期间,韩世鹏累计发表论文9 篇,其中 CSSCI(集刊)2 篇,c扩一篇,北大中文核心 2 篇。对他来说,做学术并不是一件易事。提到自己学术上的成就时,他表示:“学术之路非常的枯燥、无趣、漫长,甚至没人一直带着你,所以你要自己一步一步往前走,摸着石头过河。”正是秉持着这样的初心,如今的他在学术道路上越走越远。
在韩世鹏看来,作为一名法学生必须要培养两种能力:笔杆子与嘴皮子。前者需要不断的阅读、思考与写作。后者需要不断的请教、交流与宣讲,而两者的培养都需要常年累月的锻炼。“以写论文为例,从选题、框架、问题意识、文献搜集、阅读、笔记、写作、修改、投稿等每一个过程都有道理,每一个步骤都相互关联、彼此影响,需要我们系统地学习”,他也为学弟学妹们钻研学术留下了建议,他表示利用网上浩如烟海的资源可以为自己的学术之路增添一份力量。
韩世鹏也更加明白劳逸结合的道理。在研究生期间,他顶着巨大的科研压力,还面临着申博的选择。他提到,每当这种时候他会跑跑步,打一小会游戏来释放自己的压力,他认为适当的游戏可以放松自己的心情,合理的锻炼则可以提升体格,充沛精力。
从容不迫,永不言弃
提到自己的专业选择,韩世鹏自信满满。“既然选择了文科,选择了法学,就要试着热爱与理解,并朝着精通的方向努力。”不仅如此,韩世鹏认为自己的科研选择对其也意义非凡,不仅有知识上的提高,还给自己带来了能力上的完善。“科研带给我的更多的是看待问题方式的改变、耐力以及写作、表达、待人接物能力的提升。”
许多学生都会面临如何平衡专业学习、科研、社会实践等模块之间的关系的难题。对于这一问题,韩世鹏有着自己的见解,“以专业学习与学术训练为主,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完成社会实践。虽然整个过程比较紧凑,但相对充实,精神回报与物质回报双收。”
面对人生低谷时刻,韩世鹏认为心态的调整很重要。“遇见问题是常态,我一般会提前构思每件事可能出现的最不利的后果,并做好应对准备。如果有突发的情况或者莫名的难过,我一般会通过打游戏、看电影等方式缓解。”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无阻是心态,风雨兼程是状态,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他永不言弃永不停歇。他的同学这样评价道:“他一直是工作室的‘常青树’,早出晚归,笔耕不辍。一个能坐得住“冷板凳”的人必将有所为,有大为。”这大概也是他如今硕果累累的又一因素吧。
不负相遇,未来可期
时光荏苒,来到毕业季,韩世鹏这样表达了自己这三年在石大的体会“能够遇到这么多尊敬、博学的导师,以及非常热心和专业的任课老师,这是我的幸运,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从一个学术小白逐渐走向了科研的道路。”
难忘师恩,难忘老师学习生活上的谆谆教诲。不管是来到石大,还是离开石大,这种感情都不会淡化。“导师秦勇教授的鼓励与鞭策,让我明白了做学问的标准与心态应该是什么样的,非常的感谢在石大的三年。”在采访中,韩世鹏还特别表达了对自己的导师秦勇的感激之情。秦勇对其也有着很高的评价:“他对学术的热爱程度之高是我所指导的研究生中极为少见的。更为重要的是,他把这种热爱转化为一以贯之的埋头苦读和辛劳创作,读书以及写作已经内化为他的生活方式。这种心无旁骛、久久为功的为学态度值得学习和表扬。”
“能在班级发光发热,为同学们提供帮助,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回望求学的三年,韩世鹏担任班干部的经历历历在目。在毕业季大答辩期间,作为学习委员的他工作压力也比往常多很多,但他从未停止认真负责地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提到自己对班级做出的贡献时,他也只是用“做好本职工作”来一笔带过自己的贡献和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