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赓续红色传统,传承革命血脉

发布时间:2023-09-01 作者:朱明璇 审核:陈熙 发布:杨倩 浏览次数:254

为深入了解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追忆英烈精神,汲取红色文化力量,深刻感受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红色峥嵘实践队于8月25日前往衡水博物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在河北衡水的抗战故事。

在衡水博物馆中的红色血脉·信念传承—衡水红色文化展厅中,真实再现了在抗日战争时期衡水抗战的真实面貌。在展厅中,实践队队员参观了抗战时期八路军战士使用过的枪支炮弹、手写的抗战日记,认识了革命时代的衡水历史人物,真实的事物让实践队队员跨越时间感受抗日英雄们在侵略者面前绝不屈服、奋起反抗,用鲜血谱成了可歌可泣的壮丽史诗的爱国精神。

在讲解员的讲解中实践队队员了解到衡水地区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在农村较早的传播地之一。这里诞生了“两个第一”: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河北省第一个中共县委。早期党组织的建立,为衡水成为抗战时期重要革命根据地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为红色基因传承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讲解人员的生动讲述、展柜中陈列的珍贵文物、展厅中张贴的历史照片、显示器上播放的历史片段不由自主得将大家的思绪带回到那艰苦卓绝的历史岁月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中华民族的利益为根本,发出全民族共同抗战的号召,制定出一系列正确的抗战方针,建立起统一战线,团结各方抗战力量,动员广大人民投身抗战。无数的革命先辈与广大人民群众跟随着党的指挥,怀着坚定信念与崇高理想,用自己的血肉之躯铸起抵御侵略者的钢铁长城,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

实践队队员仔细聆听讲解员讲述红色党史事迹,在抗战期间,衡水处于冀中、冀南抗日根据地,这片红色土地不仅涌现了许多革命英雄,而且滋养了多个红色作家——孙黎、王林、李晓明等,创作出了一大批歌颂抗日根据地政治、军事建设成就和抗日英雄人物的革命文学作品,这些红色经典点亮了峥嵘岁月,红色颂歌传唱至今。

回顾历史,立足当下。红色峥嵘实践队队员在此次的参观活动中汲取精神力量,筑牢信仰之基,将革命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团结奋进,笃行实干,为做中华民族的栋梁不懈奋斗。

实践队员学习历史资料 曹嘉霖摄

实践队员观看历史浮雕 曹嘉霖摄

实践队员拍摄的历史遗物 曹嘉霖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