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回响,新时代的担当。8月中旬,一支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五名优秀学子组成的同心筑梦实践队,深入东北烈士纪念馆、东北抗联博物馆及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深刻反思战争与和平的永恒主题,探索科学与良知的和谐共生之路,同时探究总结东北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
忠魂永驻:血泪铸就的历史丰碑
步入东北烈士纪念馆,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息扑面而来。馆内,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饱经风霜的遗物,无声地讲述着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对于讲解员在解说中提及的“血肉长城第一人”黄显生的故事,实践队员感到格外动容。作为一位普通士兵,黄显生在保卫家园的战斗中,以血肉之躯筑起防线,最终壮烈牺牲,成为无数无名英雄的象征。
馆内一角,还特别展出了那些未曾留下照片的烈士名单,每一行字迹都承载着一段不朽的传奇,实践队员丁佳感慨道:“看着这些藏品,我不禁沉思,在历史的洪流中,他们竟用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安宁。”实践队员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如中国农业银行等多家企业也组织员工进行参观,熏陶职工思想,为其精神补钙。
如东北烈士纪念馆情景相同,在华夏大地的其他角落,一场场深度融合当地红色资源的实践活动也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它们以生动鲜活的形式,将青年学子们引领至那段军民团结、共御外侮的光辉岁月之中。
雪原烽火:壮志凌云的英雄史诗
转战东北抗联博物馆,实践队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博物馆内,通过高科技手段重现了抗联战士们在极端艰苦条件下坚持斗争的场景,让人深刻感受到他们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讲解员生动讲述了多次重要战役,如松花江畔的激战、林海雪原中的游击战等,每一段历史都让人热血沸腾,对先辈们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在博物馆内,实践队员们不断挖掘东北红色资源,学习总结博物馆交互形式,得出可以通过实地探访、情景模拟、互动体验等多种方式从而让人们更加深切感受到了革命战争年代军民团结一致、共克时艰壮丽图景的结论。实践队员们不仅学到了历史知识,更在心灵深处种下了一颗爱国主义的种子。他们纷纷表示,要继承和发扬抗联精神,将其转化为新时代奋斗的动力。
科学之殇:良知觉醒的熹微曙光
最后一站,实践队来到了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这里,是揭露日军侵华战争罪行的又一重要场所。走进展厅,一股压抑的氛围扑面而来,各种残忍的实验器具、受害者的照片和遗物让实践队员感到触目惊心。讲解录音中,那些关于活体解剖、毒气实验等惨无人道的实验细节,更是让实践队员感受到七三一部队为达成目的的人性泯灭。实践队员们深刻反思了战争与医学、战争与良知、战争与和平的关系。科学进步必须与道德伦理相协调,任何将科学用于非人道目的的行为都是对人类文明的亵渎。
在调研的过程中,同心筑梦实践队不仅仅是在记录与观察,更是在思考与总结。一位来自天津的五年级学生在采访中表示:“整场参观过程我的态度都非常严肃!日本侵略军以极其残酷的手段对待我们的无辜市民,让我十分心痛!”但同时通过其他采访,实践队员也发现目前有731历史并不为人所完全了解等系列问题普遍存在。
在调研中边走边学,同心筑梦实践队思考到,为扩大红色资源影响,应不断探索创新思政育人模式,开发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思政实践平台,让红色文化蕴含的思政元素在“立德树人”的全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他们相信,通过持续的努力与探索,定能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更多的智慧与力量。同时,他们也呼吁更多的人关注历史、铭记历史,共同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而努力。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带着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继续前行在追求科学与伦理和谐、倡导文明与和平的道路上。
实践队队员采访陈列馆参观者 苏杨摄
实践队队员合照 苏杨摄
实践队队长为队员讲解英雄事迹 苏杨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