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强支部成员们的法治观念,弘扬宪法精神,12月20日,汉语2302团支部在南教117成功举办了以“法治润心,法治护行”为主题的团日活动。
活动在辅导员王红艳的带领下拉开序幕。王红艳带领全体支部成员诵读宪法序言及部分重点章节,全体支部成员跟读,在声韵中开启宪法学习之旅,感受宪法庄重权威。
随后,文法学院法律宣讲团成员柳经鸣借助视频和PPT为支部成员们开展了一场宪法知识讲座。在“初识宪法”部分,他详细阐述了宪法的发展历程,从新中国宪法的制定与多次修订,谈到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至高无上的地位及广泛的效力范围,让支部成员们对宪法的宏观架构有了清晰认知。
进入“再识宪法”阶段,柳经鸣对宪法的各章内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在讲解宪法与公民生活的紧密联系时,他结合了许多著名的真实案例,如孙小果案、黄碟案。谈到齐玉苓案时,他说:“齐玉苓案是宪法司法化进程中的标志性案件。齐玉苓被他人冒名顶替上学,这看似普通的侵权背后,实则是宪法所赋予公民的受教育权受到了严重侵犯。这个案件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宪法所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绝不是空洞的条文,当其他法律无法充分保障这些权利时,宪法便会挺身而出,为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驾护航,它切实关系到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中的公平发展机会。”随后,柳经鸣就“上课玩手机是否侵犯通信自由”向支部成员们提问。支部成员罗雅文回答道:“我觉得不算侵犯通信自由。上课玩手机虽然是在行使个人通信权利,但违反了课堂纪律,扰乱了正常教学秩序,通信自由也应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行使。”团支书杨婧则表示:“我认为有点侵犯,因为通信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老师和学校不能完全限制,不过上课玩手机确实不合适,可以采取更恰当的方式来平衡两者关系。”现场讨论氛围热烈,支部成员们各抒己见,在交流中对法律权利与校园秩序的平衡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最后在“回望宪法”环节,柳经鸣总结道:“宪法既是国家稳定发展的保障,也是我们每个人在法治社会中自由生活的坚实后盾,我们应始终怀着敬畏之心,去维护宪法权威,践行宪法精神。”
紧接着,支部成员们分组围绕“生活中的宪法踪迹”“宪法与青年担当”两大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支部成员们纷纷结合自身经历,各抒己见。有的支部成员分享在社区选举中见证民主程序的经历,感受到宪法赋予公民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如何在基层落地;有的支部成员则谈到在网络环境中,宪法所保障的言论自由权利与相应责任的平衡关系。组长们仔细梳理支部成员们的观点,每组选派代表准备汇报,这一过程充分激发了支部成员们的多元思考,碰撞出了思维的火花。
讨论结束后,支部成员们静思撰写心得,将内心的感悟付诸笔端。多位支部成员自愿上台讲述自己的感悟,她们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宪法对个人成长、社会发展以及国家治理的重要意义。最后,汉语2302团支书杨婧进行总结陈词,她强调持续学法用法的重要性,鼓励支部成员们将宪法精神融入日常生活,做宪法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此次团日活动在支部成员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落幕。它不仅丰富了支部成员们的宪法知识储备,更在支部成员们心间种下了法治的种子,激励着支部成员们在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中,以实际行动践行宪法精神,担当起时代赋予青年的法治使命。
王红艳带领支部成员读宪法 郭晨露摄
柳经鸣开展宪法知识讲座 郭晨露摄
汉语2302团支部合影 郭晨露摄